老式的搪瓷缸、提袋上印着的五角星……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了以“人民咖啡馆”为店标且装修高度相似的店家,已经成为社交平台的打卡新地标。

然而,随着“人民咖啡馆”的走红,一些消费者对其店铺命名提出质疑,“人民”一词适合用于商业咖啡馆的标识?

近日,人民网、央广网等多个官方媒体发文,批评“人民咖啡馆”名称不妥,指出“人民”一词具有特殊政治内涵,不应被商业滥用。

面对争议,该咖啡馆所属公司要潮文化发布致歉声明,宣布中国大陆门店更名为“要潮人民咖啡馆”,并遮盖原招牌。整改后的门店招牌为“要潮人民咖啡馆”,但仅在原名称左上角添加小字号的“要潮”,被质疑整改敷衍。中国大陆地区门店启动整改,而港澳及海外门店仍保留原名。

要潮人民咖啡馆连锁店属于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此前,该公司多次申请注册“人民咖啡馆”商标均未成功。目前,在该公司注册的餐饮类商标中,仅“要潮人民咖啡馆”“潮人民咖啡馆”两个商标显示已注册。

从商标注册的角度来看,将“人民”一词用于日常商业品牌,容易让公众误以为该咖啡馆背后有国家机关、公共机构或公益组织的色彩,进而给人以“国企背景”的错觉,大概率无法通过核准。

业内律师指出,若“人民咖啡馆”作为无注册、禁用性质的商标性标识,被用于多店招牌及宣传物料,根据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罚款等处罚。如果使用“人民咖啡馆”的标识或宣传确实造成了社会公众误解、混淆,还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需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

营销可以有创意,但不能无底线。唯有对“人民”二字常怀敬畏,企业才能真正讲好现代中国的品牌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及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相关内容已经注明来源,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dn@gouzhuo.com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