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与加多宝因海外商标权再度爆发争议。2024年9月30日,加多宝发布声明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胜诉,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权益,并宣称在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该商标权。

当晚,王老吉发布严正声明回应,指责加多宝“蓄意误导公众”,称万捷系加多宝通过离岸公司进行恶意注册,截至2025年9月30日,王老吉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商标注册。
10月10日,加多宝重申自上世纪90年代起即取得王老吉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初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同日,王老吉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十二字回应,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此后数日,双方持续隔空交锋。王老吉披露已在中国澳门、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德国、法国、新西兰等21个国家/地区对加多宝提起‘商标不使用撤销’或‘无效宣告’程序,其中10个地区审理机关已支持其诉求,裁定撤销加多宝相关商标。
加多宝则坚持引用加拿大和欧盟法院判决,强调其全球60多国注册有效性。此次争端延续了双方长达十余年的品牌纠纷历史。2011年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合作到期后,双方围绕品牌授权、包装设计、广告语等展开数十起诉讼,涉案金额达数十亿元。
2023年7月,广东高院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需向王老吉赔偿3.17亿元,加多宝表示将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在国内法律纠纷未决背景下,双方竞争已蔓延至海外市场。
王老吉自2013年起将美国作为重点战略市场推进国际化,陆续在达沃斯论坛、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并在纽约、东京设立‘王老吉凉茶博物馆’。2023年,其国际英文品牌‘WALOVI’正式发布,进入美国Costco、H Mart及Amazon、Yamibuy等电商平台。
加多宝早在2000年代初租用广药商标期间,已完成60余国‘王老吉’系列商标注册。2016年,其在马来西亚建成首座海外生产基地,随后与泰国签约建设第二座工厂,推进本土化生产。
尽管双方均已布局海外,但扩张节奏受限。加多宝自国内官司缠身以来,海外发展明显放缓。凉茶产业出海动因在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后中国凉茶零售规模进入震荡期,2014至2023年十年间整体增幅约20%,增长停滞。
财报显示,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板块自2019年起营收波动,2023年该板块营收97.05亿元,在正常财年出现首次下滑。加多宝非上市公司,公开数据有限。2018年中弘股份重组方案披露,加多宝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亿元、-5.83亿元,三年内两年亏损,目前处于‘二次创业’阶段。
相较之下,海外市场呈现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球植物饮料行业复合增长率接近10%。王老吉称销售网络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王老吉’。加多宝则宣称在60多国持有‘王老吉’商标。
主要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及欧美华人聚居区,销售区域重叠难以避免。行业分析指出,国内凉茶市场萎缩源于内外双重压力。外部方面,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等企业推出新型草本饮品,元气森林推出‘慢熬’植物饮并收购杏皮茶品牌‘最喜’,分流消费者。
奶茶品牌如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亦将植物饮作为重要品类,凭借高颜值与社交属性吸引年轻群体。内部方面,王老吉与加多宝长期陷入法律对抗,忽视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提升,导致经营重心偏移,创新停滞。
双方均面临突破‘怕上火’单一功能定位的瓶颈。广告语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将产品局限在去火场景。海外市场提供重塑品类机会,可摆脱既有定位束缚,打造‘中国凉茶’整体形象。
若双方能联合建立国际品质标准,共担市场教育成本,有望做大全球凉茶品类蛋糕,实现双赢。反之,若延续国内零和竞争模式,将持续内耗,彼此掣肘。参考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模式,二者虽长期对抗,但保持默契,共同压制第三方竞争者。
该模式形成源于相似股东结构及管理层历史默契。王老吉与加多宝要达成类似平衡,不仅考验企业管理智慧,也涉及产业法规体系与企业主利益协调机制的深层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及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相关内容已经注明来源,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dn@gouzhuo.com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